最近不少中学在校门口装上了智能安检门,学生进校门都得"滴"一下。只要书包里有手机、充电宝这些电子产品,机器立马滴滴叫。被查到的学生不仅要登记扣分,手机还得让家长亲自来领。这事儿在学生家长群里可炸了锅。
支持这招的家长觉得早该管管了。王女士说她儿子以前天天躲被窝玩手机,现在学校抓得严,成绩从班级倒数冲进了前二十。班主任也反映,以前天天在讲台底下逮着玩手机的学生,现在上课确实清净不少。有学校统计过,装智能安检门后学生带手机进校比例从三成多降到不到5%。
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少。初三学生小林吐槽,上周书包里的电子词典被误判成手机,当着全校被拎出来检查,现在同学都叫他"手机哥"。更糟心的是,有学校的安检门还会经常误报,每天早上进校门都得排长队。还有家长担心,孩子天天被智能安检门扫来扫去,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?
其实这事说白了就是怎么在"管住手机"和"尊重学生"之间找平衡。北京某中学的做法挺有意思:他们在教学楼每层都设了手机保管柜,上课前自愿存手机,午休和放学后能取出来用。既保证了课堂纪律,又给了学生适当自由。说到底,堵不如疏,教育不是逮犯人,让学生明白自律的重要性,可能比冷冰冰的智能安检门更管用。